首页 > 畅游广河 > 广河概况 > 历史档案

王家战斗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16-09-10 18:25
字号:
收藏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广河县王家剿匪战斗中,人民解放军的12位战士英勇牺牲,长眠于此。

兰州战役后,马部芳部的一些部队溃散在临夏、宁定(现广河)、东乡各地,纠集成武装土匪,利用反动势力影响较深的条件,以烧杀威逼等手段胁迫群众为匪,企图与人民政权长期对抗,他们抢劫杀人,祸害百姓,无恶不作,破坏地方政权的建立。当时,宁定县武装土匪活动尤为猖獗,人民解放军第四军集中了几个团的兵力开展了围歼匪徒的斗争。

解放兰州后,担负兰州市城防警备任务的四军三十五团,于194910月奉命进驻宁定县剿灭匪患。在人民解放军集中兵力,穷追猛打,长途奔袭,分进合围的沉重打击下,土匪由大股改为小股,时而由整化零,时而由零变整,袭击运输车辆,拦抢军用物资,用偷袭、伏击等战术与解放军周旋。

194911月初,有兄弟部队两辆军车满载军用物资来到三十五团团部驻地,欲紧急送往临夏。当时三十五团团长刘冠生同志考虑到汽车和军用物资的安全,决定派一营二连一排排长、共产党员唐方达同志带领两个班跟车护送。

唐方达在黄龙山歼灭胡宗南三十六师的战斗中参加解放军,19497月在宝鸡战斗中表现勇敢,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8月兰州解放后提升为排长。刘团长深知唐方达年少精干,作战英勇,一定能完成这一任务。团长在交待任务时郑重地告诫他,这一带土匪刚遭到我军打击,据侦察未发现有大股土匪活动,但土匪居住无定,出没无常,他们必须时刻防备土匪袭击。唐排长接受任务后,知道这一带匪情严重,要求战士们做好一切准备,确保完成护送任务。

初冬时节,寒风呼啸,残叶满地,战士们不畏寒冷、精神饱满、紧握钢枪。下午三时,汽车从三十五团团部驻地县城西关出发。当车辆行进至十里以外时,发现有零星匪徒向汽车射击,唐排长命令战士还击,同时要求司机加快速度强行通过。汽车行驶到王家时,突然枪声骤起,原来土匪早已在这里设下了埋伏。他们砍倒路旁大树横置路中,并堆积了大量石块,阻断了道路。汽车无法通过,还未停稳,埋伏在附近山头和地沟中的匪徙在火力的掩护下蜂拥而来。危急时刻,唐排长发现土匪中裹胁了不少群众,告诫战士们不要乱射击,看准带枪的土匪射击,以免误伤群众。在战士们的英勇还击下,很快打退了土匪的围攻。乘此时机,唐排长命令部分战士继续向土匪射击,掩护另一部分战士赶快下车排除路障。当战士们将大树和石块清除完毕,正待上车时,土匪又发起了围攻,有的端枪射击,有的挥舞马刀,有的手持斧头,朝汽车冲来,车不能开动。唐排长急忙又带领战士冲下车,将土匪打退。汽车刚要开动,土匪很快又围攻而来,就这样我打匪退,我走匪围,一次、二次、三次……唐排长见此情势,对战士们说:“我们的任务是掩护汽车把军用物资安全送到目的地,决不能与土匪这样纠缠下去,更不能让汽车在这里久留。否则,一旦各路土匪云集,汽车就更难脱险,军用物资就会遭受损失。”于是他当机立断,命令几名战士跟车护送,自己带领12名战士留在原地,牵制匪群,掩护汽车通过。当时有的战士认为,要确保汽车和军用物资的安全,应先将汽车返回团部,等打退土匪后再开往临夏。唐排长说:“不行,临夏部队剿匪作战,急需军用物资,我们一定要把汽车开过去”。也有的同志提议人员全部上车,边走边打,夺路硬冲而过,若汽车开走了,留下的战士有危险。唐排长听了这个意见,没有马上回答,其实他深知汽车开走后,阻击战士们的困境和危难。稍加思索后,他说:“也不行,土匪的主要目标是拦抢军用物资,他们若见汽车开走,一定会拼命围攻,这样我们人车都走不了。因此,必须留下一部分同志,在原地阻击土匪,这样他们才不能围攻汽车,汽车才可夺路通行。”大家听了排长的话,都不吭声了。这时,班长刘居义同志说:“排长你留下有危险,把我留下就行了,你跟车走。”唐排长听后,激动得流下了泪水,但依然斩钉截铁地说:“同志们,不要再犹豫了,情况紧急,不能拖延,听我的命令,赶快上车。”随即他用愤怒的目光逼视匪群,把手一挥,带领的12名战士如猛虎下山,向匪群猛烈冲杀过去。公路上的土匪招架不住,慌忙向两侧溃逃。这时,汽车疾驶而过,车上的战士声泪俱下,大声呼喊着:“排长!排长!……”悲壮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汽车安全通过,唐排长掩护汽车脱险的计划成功了,但他肩部负了伤,鲜血直流。

土匪看见汽车开走了,就蜂拥而来,发出恶狼一样的嚎叫,把唐排长和他的战友紧紧围在村边的田野里。战士们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只得凭借树木、土坎英勇还击。唐排长在伤口上垫了一块毛巾,继续战斗。唐排长意识到一时无法突围出去,必须保存实力,把人员火力组织好,节约弹药,坚持战斗。虽然战斗异常残酷,情况十分危急,但唐排长沉着镇定,临危不惧。他将人员和武器重新作了布置,用机枪封锁开阔地,步枪打击土匪火力点,冲锋枪消灭冲到阵地前沿的亡命之徒。

土匪以为,这里远离县城和临夏,只有十几个解放军,与主力部队无法联系,没有援兵,只能是孤军抵抗。他们有几百之众,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解放军灭掉。但他们估计错了。这时夜幕降临,土匪越来越多,攻势也愈来愈猛。唐排长环顾身边,将仅剩的七名战士聚到一起,激昂地说:“我们掩护军用物资的任务已胜利完成,但现在被土匪重重围困,欲进不得,欲退不能,没有援兵,弹药将尽,人员伤亡近半。处境越艰险,战斗越残酷,越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是党和人民教育的革命军人,要誓死忠于党,忠于人民。”大家明白,这是排长代表每个战士所说的心里话,也是“誓死战斗到底”的豪言壮语。

土匪又疯狂地发起了冲锋,唐排长愤怒地端起冲锋枪,把最后几颗子弹射向了匪群,几个匪徒应声倒地。突然,他腿部中弹跌倒,战士们看到排长倒下,顿时,仇恨的火焰燃烧胸膛,“要为牺牲的同志报仇”的喊声震撼着大地,响彻了山谷。一起向匪群猛扑过去,有的战士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捅,有的战士把枪卸成零件撂掉,紧紧抱住土匪,拼拳头、拼牙齿。机枪手黄习斌用他那粗大有力的手把一个土匪狠狠地捏死。有一个匪徒将年小的蔡保荣同志压在地下,正要用刀往身上捅,唐排长看见了,他鼓足全身气力,愤然跃起猛扑过去,用枪托狠狠地向匪徒的头部砸去,脑浆溅满了他全身。但唐排长也因受伤失血过多而壮烈牺牲了。

在王家战斗中,唐排长和他带领的十几名战士与几百匪徒作战四个多小时,打死打伤几十人。

当夜匪徒散去后,王家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回民群众马如林,跑到姐夫卡有财家说:“今天村子外边解放军和土匪打仗,解放军就是常说的当年的红军,我们家境贫寒,解放军就是咱们的救命人。现在听不到枪声了,咱俩出去看看。”卡有财说:“一定要小心,碰上土匪我们就没命了。”他俩冒着生命危险,乘着夜色,摸到刚才战斗的地方。在朦胧的月光下,他们隐隐约约看见地里躺着是多具尸体,土匪拔光了他们的衣物,光着身子倒在血泊中。看到这悲惨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痛骂这些土匪野蛮残暴,禽兽不如。他俩悄声合意,先把这些遗体抬到附近一个破窑洞里藏起来,随后再掩埋。但这时有十几个土匪身穿刚才牺牲了的解放军的黄军服,背着枪,提着刀,像疯狗一样到处乱搜,发现地里有人,嗷叫着朝他俩走来。土匪把他俩误认为也是“土匪”,未予理睬,便进了村庄。马如林、卡有财见土匪远去,急忙抢抬遗体。突然发现有一个战士身躯动了一下,他俩低下身,用手抚摸口鼻,这个战士还在轻轻地呼吸,他俩又赶快把遗体细查了一遍,又发现还有两个战士在微微喘息。两人不顾生命危险,也不管伤员满身斑斑血迹,很快把三个伤员分别背回各自的家里。卡有财把两名伤员背到家中,又急忙叫妻子拿出围裙裹在伤员身上。他妻子揭下自己的盖头帮助丈夫擦去伤员身上、头部、手上的血迹,包扎好伤员,卡有财拿来自己的棉衣给伤员穿在身上。马如林、卡有财把伤员掩藏在自己的家里,昼夜守在身边喂饭喂水,端屎端尿,精心护理,语言不懂,就根据手势和表情,判断伤员的要求。他们急切盼望解放军快来把伤员接走,若被土匪知道了都活不成了。有一天,四军骑兵团追剿土匪来到王家,马如林心急如焚,在激战中,他冒着枪林弹雨,爬上山头跑到解放军阵地上,激动地说:“我们家里有解放军伤员,请你们赶快领走。”当时一位指挥员告诉他,我们有战斗任务,还要去追剿土匪,请你把伤员送到县城,交给三十五团。

王家一带的土匪被打跑了,马如林、卡有财兴奋地赶上自己的牛车把伤员送到三十五团团部。

马如林、卡有财抢救的三名伤员,两名因伤势过重在急救中死亡,另一名伤愈后又重返战斗岗位。不久,一营营长王加印和救活的这位战士亲自到马如林、卡有财家里深表敬意。

唐排长和他的战友在王家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魂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与江河长存。

多年来,广河县王家大路旁竖立着一块烈士纪念碑,碑上写着“为党为国而死虽死犹生”十个大字,还有排长唐方达等十二名烈士的名字,现在广河县人民政府已将这块纪念碑搬进县烈士陵园,让人们永远瞻仰怀敬这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