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河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综述】 广河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临洮县,西接和政县,南连康乐县,北靠东乡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政区位于东经103º23′—103º51′,北纬35º25′—35º38′,平均海拔1953米。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整个版图宛如一只奔兔。属温带半干旱气候,2015年平均气温7.8℃,最高极端气温35.1℃,最低极端气温﹣16.5℃,年降雨量305.1毫米,无霜期148天,平均日照2358.8小时。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县辖6镇3乡,102个行政村,1121个合作社,总人口25.54万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千米;总人口中:农村人口21.39万人,城镇人口4.15万人;总户数56167户,其中农村户数38638户。其中回、东乡族占总人口的97.84%。
201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7.87亿元,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49亿元,增长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73亿元,增长14.67%;大口径财政收入1.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98亿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5756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38元,增长14.19%。年末存款余额32.7亿元,同比增长26.5%,贷款余额33.9亿元,同比增长20.6%,存贷比103.7%。
【农村经济】 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36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4.16亿元,林业产值0.12亿元,牧业产值0.8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9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3.17亿元。粮食播种面积达19.27万亩,总产量11.03万吨,其中夏收作物总产量为0.11万吨,秋收作物产量为10.92万吨。建设梯田1.62万亩,水平梯田面积达19.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0.7万亩,保灌面积达10.07万亩。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投入2880万元,购置地膜2080吨免费发放给群众,完成覆膜总面积36.13万亩;经专家实地测产,在春冷夏旱的情况下,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828.5公斤;全县建立了25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示范面积达到38.8万亩,其中玉米高产创建面积32.6万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2个;马铃薯高产创建面积6.2万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个。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投资3552万元,实施人工造林3.4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40万株;当年造林面积4.03万亩,零星植树6.27万株,年末实有育苗面积1.36万亩,当年新育0.58万亩;投资150万元,回收废旧地膜1700吨,回收率达到77.3%,比去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新建联户养殖小区(场)16个,累计达到222处,其中牛、羊、鸡养殖场分别为:46个、170个、6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50户,累计达到8107户,其中牛、羊养殖户分别为:2576户、5531户;牛、羊、禽养殖数量分别达9.25万头、103.75万只、55.5万只。
【项目建设】 全县实施重点项目85项,总投资69.5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2项,总投资49.89亿元;新开工项目53项,总投资19.68亿元。通畅工程、洮河堤防等22个项目全部完工,易地搬迁、管道天然气等10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9.19亿元。总投资6.96亿元的兰郎公路县城过境段、城区南北滨河路等24个项目全部完工。总投资12.72亿元的齐家文化博物馆、老年养护院等29个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7.16亿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招商引资项目18个,总投资67.82亿元,到位资金31.98亿元,增长35%。
【特色产业】 全面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皮革毛纺传统优势产业。扎实推进园区建设,编制完成了《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全力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创新管理服务;组织参加兰洽会、青洽会等节会,加强与中亚、西亚等国家的交流,着力推介皮革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快三甲集皮毛中心一期建设进度,交易棚厅已完成主体,完成投资6.5亿元。投资1100万元建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入驻电商企业38家,电商销售额近5000万元,带动周边400多户群众参与家庭皮革加工;我县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交通水利】 2015年全县共实施交通工程建设项目66项267.7公里,总投资4.43亿元。其中:重点工程8项43.5公里,总投资3.4亿元;桥梁建设工程3项,总投资1614万元;农村公路通畅及村社道路硬化工程52项171公里,总投资8222万元;建制村停靠站建设工程1项,投资97.2万元;养护维修工程1项12.4公里,投资123万元;安保工程1项40.8公里,总投资274万元。投资2287万元,实施县城、三甲集、齐家镇抗旱应急水源配套工程和各乡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强农村人饮水源地安全保护,确保了全县饮水安全和用水保障。投资1500万元,实施中央财政农田水利项目,保障了农田的适时灌溉。
【城镇建设】 不断加强规划执行和监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完善城镇功能。稳步推进县城建设,投资9.65亿元,实施道路、给排水管网、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7项,县城整体品味和生活条件显著提高;三甲集整体开发有序推进,投资3亿多元,全力改善集镇基础条件,马沙路改造全面完工,公租房、三甲集中心大道和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展顺利。投资7060万元,改造危旧房3800户。特别是积极探索易地搬迁与城镇和园区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启动实施了三甲集康家易地搬迁二期工程。目前,14栋安置楼正在进行主体建设,5栋已封顶,建成后可安置858户4499人。
加大环保力度,严格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管理,新安装污处设施2家,累计治理洗毛企业14家,顺利解除了国家环保部的重点管控。县内各通信运营企业加大通信线路、光缆、宽带,CDMA、TD-SCDMA、WCDM、GSM、3G、4G基站、通信管道和线路建设,不断扩大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覆盖规模。
【教育卫生】 2015年,全县各类学校达177所,其中幼儿园56所(民办6所),小学111所,初级中学7所,高级中学2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职工总数2759人,专任教师2591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249人,小学专任教师1485人,初中专任教师589人,高中专任教师268人。现有中小学在校生34818人,其中小学生24424人,初中生6548人,高中生3846人;在园幼儿7863人。全县现有适龄儿童21883人,已入学21554人,小学入学率为98.5%;现有适龄少年11907人,初中阶段在校生11323人,入学率为95.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7.8%,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65.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78%。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1.84亿元,实施薄改项目25所、排危改造18所、建成幼儿园40所;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全免费,免费金额3326万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县高考录取率居全州第二,中考合格率居全州前列。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81万元,实施县疾控中心和官坊、水泉、齐家3所卫生院业务用房,规范村卫生室运行管理,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突出经常性管理、奖励扶助和信息化建设,狠抓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16.06‰,自增率9.21‰,计划内出生率为97.19‰。
【文化体育】 积极打造齐家文化名片,成立了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中国社科院在我县设立齐家文化研究基地,邀请6个国家和地区及省内外81位专家学者,成功举办了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出版了50万字的《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研究文集;投资815万元,实施遗址滑坡部位边坡保护、核心部位铁丝网防护、排水泄洪渠道铺设、俯瞰观景台设置等齐家坪遗址基础设施抢救性保护项目。总投资3800万元的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该工程占地面积145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04平方米。由县政协牵头、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编的《广河县史话》正式出版发行。全县现有体育总会1个,业余体校1个,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基地1个,体育协会8个;标准化体育场1个,农民体育健身场地9个,篮球场地77个,乒乓球场地14个,晨练点9个;体育工作者71人,其中有国家一级篮球裁判员2人,二级12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一级2人,二级22人,三级252人。全年共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象棋、山地自行车、越野摩托车等各种体育活动40余次。
【民生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全面建立,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制定了《广河县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提标工作方案》,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11%。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40%,年增加1004元,由2510元提高到3514元,农村五保年供养标准达到4114元。2015年共计发放城市低保金1554.6万元,农村低保金8478.5万元,五保供养金812.9万元,为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发放电价补贴140.7万元;为64298名城乡低保对象资助发放参保参合金260.8万元,为2026名五保对象及福利院孤儿代缴参合金24.3万元,给2056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889.4万元;为全县1343户次困难对象发放临时救助金231.4万元,切实解决了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以实施的20个重点贫困户为主攻方向,全县共落实各类政策资金5.21亿元,受惠贫困群众9331户43236人。从县级财力筹措资金2780万元,在暖棚补助、危旧房改造、一事一议自筹资金减半、特困残疾人救助、专项贷款保险补助等方面加大帮扶,受益群众5341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回报家乡,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各级人大代表、非在职政协委员,捐赠基础母羊600多只,捐资400多万,帮扶贫困户410多户,发展特色养殖、硬化村社道路;县内22名企业家捐助510万元,帮助贫困户修建住房140户;民营企业家尔萨投资1470万元在广通河修建大桥一座;县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马良捐资320万元修建县第三幼儿园;全县民营企业家捐款捐物达3000多万元。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贫困人口减少13908人,贫困面下降到13.85%。大力实施转移就业,组织召开3500多人参加的转移就业推进会,完成有组织输转12批2073人。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广河籍劳务人员97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