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州网推荐

临夏州:综合施策 协同发力 确保积石山县群众稳产增收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25-04-03 11:09
字号:
收藏

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州将其作为头号攻坚任务,针对积石山县产业基础薄弱、后续发展不稳等现实难题,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指引,推动落实“一圈一棚一股一贷一岗”配套产业扶持政策,探索建立“1+16”(即1个零工市场+16个零工驿站)就业服务体系,确保每一户群众都有一项稳定收入,真正做到集中安置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州在谋划项目建设时把联农带农作为重要原则,注重群众实际需求,以“一年见成效、两年成规模、三年大提升”的产业重构思路,实施了总投资18.33亿元的74个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一圈一棚一股一贷一岗”联农带农模式是立足实现助农增收、因户因人施策的一项创新举措。

大河家镇大河村养殖户马成虎一直想着扩大养殖规模,却被资金短缺绊住了脚步。得知他的情况后,该县有关部门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不仅为其申请了专项贷款,还邀请畜牧专家规划新圈舍。在政府全方位的帮扶下,马成虎的养殖事业迎来转机。

“县上大力扶持,给我落实了30万元贷款,希望能再盖一座圈舍,扩大规模,引进一批繁殖母羊。”马成虎说。

该县财政局金融股股长唐志和告诉记者,为了有效解决集中安置点群众创业难、就业难、资金难问题,县上提出对搬迁群众落实“五个一”帮扶措施的要求,根据群众需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灾后振兴贷和富民贷等政策性贷款,“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3946笔、3.09亿元”。

大河家镇韩陕家村建起144座日光温室,占地面积503亩,总投资5250万元,这是该县通过确权到村、配股到户、收益分红、股权分红、土地流转收益、吸纳就业及自主经营等方式,让种植产业迅速成为当地864户群众多元增收的新路径。

积石山县斌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廷平说:“我们吸收附近60多名群众在园区务工,每人年底可获得2万元以上的收入。年底,园区给安置点的864名群众分红,每户1000元。”

去年12月,通过“1+16”就业服务体系,吹麻滩镇群众安继福成功入职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开启了新生活。该体系以该县零工市场为核心、覆盖全县16个集中安置点的零工驿站,已成为当地群众和各类求职者精准就业的好帮手。

“基本上每个月能挣5000元,有时候还能挣6000到7000元,离家近、干得顺心,在零工市场平台找工作特别方便。”安继福说。

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龚怀全告诉记者:“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管理方式,收集发布用工信息和岗位信息,目前线上线下注册登记求职信息6345人次,匹配推介成功就业1564人,充分发挥零工市场(驿站)在助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积极作用。”

我州还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在积石山县建成千头牛万只羊繁育中心、饲草料加工厂和配送中心、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及283座日光温室大棚,实现了年内“蔬菜上市一茬、牛羊出栏一批”的目标,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一系列有效举措的实施,为扎实推进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