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河县全产业链种植生产资料再利用奖补项目实施方案公示公告
方 案 公 示 公 告
为持续深入推进全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饲草产业种植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饲草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农田土壤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现将实施方案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2025年2月21日——2025年3月2日。如有意见,请于2025年3月2日前来电或书面意见广河县产业帮扶办公室。
受理地址:广河县城关镇西街45号农业农村局5楼办公室
联系电话:
县农业农村局电话:0930-5622180
监督电话:
县农业农村局电话:0930-5622180
县纪委电话:0930-5622180
广河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2月21日
2025年广河县全产业链种植生产资料
再利用奖补项目实施方案
牛羊产业是我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粮改饲为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持续深入推进全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全产业链饲草产业种植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饲草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护农田土壤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全产业链种植生产资料再利用奖补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引,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应收尽收、保护环境”的思路,靠实乡镇领导责任,突出村级主体责任,不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广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回收利用,推进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二、工作目标
对全县牛羊全产业链20万亩饲草产业种植、加工产生的2000吨左右打捆膜、青贮袋等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促进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吸纳脱贫户、监测户进行副产物回收运输工作,对从事运输回收的经营主体、脱贫户、监测户按回收数量给予差异化奖补,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三、资金来源
根据《关于下达广河县2025年度第一批中央、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广农领发〔2025〕1号),下达第一批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0万元,用于广河县全产业链种植生产资料再利用奖补。
四、工作内容和重点
1.科学设立回收网点。在城关镇李家坪村设回收总站,负责全县饲草产业种植、生产副产物回收利用,按照每公斤1.2元的标准对农户进行奖补。在水泉乡、庄窠集镇、买家巷镇、阿力麻土乡、齐家镇、三甲集镇、祁家集镇设立乡镇回收点,由各乡镇确定回收点,组织专人开展回收,做到应收尽收,各乡镇回收工作结束后,统一将回收的废旧种植生产资料转运送交往回收企业,县上按照企业测量的立方数予以每立方米200元的补贴,回收奖补拨付到回收点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
2.开展“以旧换新”试点。将官坊乡作为“以旧换新”试点乡。由官坊乡安排各村设立“以旧换新”兑换点,组织专人开展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工作。兑换标准:10公斤废旧农膜(折纯)兑换1公斤新农膜,即旧膜:新膜=10:1。“以旧换新”工作结束后,统一将回收的废旧种植生产资料转运送交往回收企业,县上按照企业测量的立方数予以每立方米200元的补贴,回收奖补资金拨付到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
3.严格回收质量,健全台账资料。各回收站(点)必须严格种植生产副产物回收标准,确保回收达到晒干、抖净泥土、不得掺杂石头、玉米秸秆、根茬、杂草等杂物,符合再加工质量标准。要认真做好质量查验、登记、称量等工作,建立健全回收台账资料,做好回收情况公示等。各回收站(点)回收工作完成后,及时将台账资料报送县农业农村局备案。
4.加强重点区域种植生产资料回收。各村要结合粮改饲产业种植生产实际,对广通河、洮河沿线及山区干旱地产生的种植生产副产物进行全覆盖回收,组织村社干部、种植农户、经营主体等,划分确定责任区域、责任到人,抓好重点区域种植生产资料回收工作。
6.加强督查检查。县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工作实际,对全县回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各乡镇、村进行整改;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问题严重的要通过电视等渠道予以曝光,以督促推进全县种植生产资料回收工作。各乡镇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经常性督促各村开展种植生产副产物回收利用工作。
7.强化乡(镇)村回收主体责任。各乡(镇)村要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做好对区域内回收工作的宣传、引导、动员、巡查、回收工作。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及时组织、动员群众回收上交种植生产资料,确保所有地块种植生产资料都能得到回收。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回收工作,局里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确定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加强部门联动。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履行行业主管责任,制定回收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对全县回收工作领导、督促和检查工作。县财政、其他行业部门要紧密配合,要在职责范围内对种植生产资料回收工作提供大力支持。
3.加强宣传引导。县农业农村部门、融媒体、乡镇等要大力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宣传政策,提高群众认识,综合运用“红黑榜”、曝光台等平台,形成全社会各级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4.坚持公开、公平,阳光运作。要公开种植生产资料回收利用标准,理顺工作程序,做好登记造册、公示及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设立监督举报电话信箱,接受社会各界对此项工作的监督,确保种植生产资料回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